退伍感言人生感悟范文(精选三篇)

时间:2023-09-09 22:23:00   浏览:21783

我们部队退伍的日子已经到了,好长时间了,总有许多感慨,总想写点什么,可提起笔又不知从何写起。最近一段日子,心里总是很烦,也总会不禁想起一年前的今天,也许是因为我曾所在的部队又到了送老兵的时候了吧。   退伍三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一年,是我脱下军装的时间;一年,是我从一个军人到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时间。虽说退伍一年了,可这一年,我的心一直还在部队,那段从军日子的每一刻我都清晰地记得。 

还记得那年冬天,我终于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踏上了那条从军之路,还记得,授衔那天,心情真的是无比激动,终于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还记得,第一次站岗,那时感觉很神圣;还记得,那些亲如姐妹的战友们,在一起,有成功时的欢乐,也有失败时的泪水;有相聚时的喜悦,也有分别时的悲伤;从军的岁月里,有酸甜苦辣,有欢笑也有泪水,但那段日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时,我们超越了自我,懂得了奉献和牺牲,同时也知道肩上的责任! 

“中国人民解放军”每次看到或听到这些字,都会让我觉得无比神圣,也会让我感到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也曾是这里的一员,我也曾当过兵! 

看了《士兵突击》,让我感触很深,没有当过兵的人,看了,也许会觉得里

面的一些事情好笑,可当过兵的人,看的时候,也许流下过眼泪,因为我们也曾从许三多的那个时候过来过,他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也经历过,这就是当过兵的人与没当过兵的人的不同感受的原因。 

退伍了,让我想的最多的是部队的一些事情。记得第一年,送老兵的时候,当她们摘下帽徽、肩章的时候,我真的不想脱下军装,因为那时的感觉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不想再尝到那样的滋味。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穿上军装的那一天,也就有脱下军装的那一天,有多少个第一次,也就有多少个最后一次,当我们最后一次举起右手,敬礼的时候,眼泪是那么的不争气……记得当新兵时还盼着退伍那一天早点到来,可那天真的来时,我们又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能够停止,要走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有多么地不舍。那一天,就是再调皮的兵,也会流下眼泪,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说不出的情! 

我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地士兵,但我甘愿做一个普通士兵,我无愿无悔! 

走了,就这样地走了,当兵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可我们对部队的感情依然不会变! 

又是一个冬天,愿退伍的老兵,一路走

党史是一部意蕴深刻、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认真学习党史,有助于积累经验、汲取智慧、增长才干、提高能力。让“三高一争”加快跑进现实,坚持不懈从学党史、用党史中获得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加速奔跑。

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三会一课”,以开展主题党课、主题党日、专家讲座、读书会等形式融会贯通开展学习。

要灵活运用各类平台载体,用好传统新闻媒体,发挥新媒体特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生动鲜活开展宣传,让广大干群在感动感悟中传承发扬红色基因,凝聚奋斗“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共识与力量。

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在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上作表率、走在前,以“头雁先飞”带动“群雁齐飞”。

要严格“督”,认真检查规定动作是否到位、学习教育是否深入、责任落实是否到底,办实事、开新局是否有新举措、新气象。要注重“效”,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建立巡学、考学、赛学机制,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学习党史是为了汲取奋进的力量,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激发守初心担使命的内生动力,自觉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汇聚践行“三高一争”的奋斗伟力,以实干实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回首展望,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奇迹。

中国在古代曾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一度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首位。直到清朝末期,乾隆帝自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与外界交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此中国逐渐衰落下来。然而打破这一局面的并不是中国自身,而是资本主义的铁舰洋炮。从1840年到1900年,这60年间,西方列强不断向清政府发起攻击,而正是清政府的昏庸无能,致使我国与西方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入口关税。中国的主权在一步一步丧失,最终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华夏大地涌起了一批救国的勇士,一系列的救亡图存运动也逐步开展,但遗憾的是结果并不明朗。中国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直至五四运动的开展,这个局面才得以缓解。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是必要性和可能性辩证统一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不例外。只有既具备必要性,又具有可能性,无产阶级政党才能脱颖而出,站立到救国救民的前列。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谈判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而由于马克思主义当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更加促成了五四运动的成功,打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大门,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之后,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在李大钊的支持下成立了中国首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随着新思潮涌起,百家争鸣、异说竞起,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建党骨干与形形色色的错误倾向展开了三次论争,批驳了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谬论,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确立起建党的指导思想。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开展革命斗争迫切需要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到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正是这种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同时具备,才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艰巨使命,落在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年仅28岁夏明翰在临行前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这篇血写的诗字字值千金、句句重千钧,不仅体现了他伟大的人格,更展示了他对崇高信念的不懈追求。在百年的革命史中,虽然出现了张国焘等背叛革命的事件,但是更多的是诸如方志敏、江姐、刘胡兰、杨靖宇、陈树湘等革命先烈,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放弃高官厚禄,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为什么他们能够不怕牺牲、舍生忘死?因为他们相信,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不是空谈!

“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回望党走过的百年征途,从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到巍巍前行的“辽宁号”巨轮,一批批革命先烈前仆后继。遥想红军当年,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追击,为了保存革命火种,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期间突破了敌人四道防线,强渡乌江、遵义会师、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每一场战斗都摄人心魄、每一枚足迹都值得追忆。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其中的“营养”,不忘立身之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满,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滋养新时代长征路上的“红色精神”。

在这个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重温党史,从中学习和感悟,汲取智慧和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