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梁庄读后感范文三篇
时间:2023-09-09 22:41:33 浏览:56785
对于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如果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着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
最近在老师的建议下,读了这本小小的薄薄的却厚重的文学纪实。让来自农村,在城市里麻木的我再次惊醒,感受那被边缘化的农村现状。
作者用只是用平和的语言真实的描述了回家的所见所闻——家乡新建和老旧的建筑、年轻人的逃离、情感的空虚、孩子的教育老年的留守、选举的悲哀……,没有任何虚假,也没有跌宕的情节,就那样平和的描述却比任何故事更能拨动心弦,引发共鸣。
作为在乡村出生生活的人,我更能深深的体会到,中国在梁庄的映影不只是中国梁庄形象和缩影,而是映射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从城市到农村,短短几个小时的路程,却是从现代到农耕的穿越。真正生活在村庄的人,才能意识到乡村是一片贫瘠的土地,虽然生活全球化了,虽然电视、网络,各种信息都以最同步的速度抵达这里,但是,这里——依然贫困。
当现代的小楼和过去的农屋共存的时候,也许我们会感慨,也许还有人固守着自己的老房子,可是他们的情感在城市化过程中显得那么的无力。或许根本就不在考虑之中。甚至于那些漂亮的楼房是不是适合农村的生活也没人知道。就那样在留恋与碰撞中蹒跚着。
与土地陌生的年亲人也正在抛弃农村,甚至是厌恶农村。或许这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在这二十余年来逐渐被拉大的结果,或许是持续二十多年的打工潮,使得农民对于城市的生活越来越向往。尤其是80、90的一代。村庄更像是一个驿站,每年只有过年、忙种的时候,人们才会回去几天。等忙完了之后,又迅速撤回到了城市之中,只剩下孩子和老人。他们在向城市靠近,离农村越来越远。
如果你稍微留意,就会看到农村那些所谓的娱乐。镇上的网吧里很是热闹,放眼望去,全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在玩游戏,嘴里叼着烟卷,神情专注。甚至到晚上的时候,就会浓妆艳抹,登台唱一些黄色小曲,说一些低俗笑话。过年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挣了钱回去之后,就聚在一起赌。赌得很厉害,有的人能把一年在外面挣的钱都输掉。毒品,我原本以为离我们那里的农村很远,然而回到家乡却常听到某某吸毒的谈论。不是农村的人堕落了,而是社会的发展剥夺了流传的文化娱乐,却没有带来新的气息。情感的空虚,让黄赌毒在这里悄然蔓延。
教育,同样在农村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当大学生褪去光环,农村的教育就没了方向。谁家让孩子上大学,谁家倒霉,花了钱,出来还没啥大作用,又不是铁饭碗,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还不如及早出来打工,赶上好机会,打工一个月也能挣好几千。父母在外打工,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学校早已不是殿堂和乐园。而是长大的驿站,一旦可以出去打工,便不再留恋。早早地走入社会,没了校园的熏陶,也没了年轻的花季。农村的老人,就是自然的存在。没有人陪伴,独自坚守着那片土地。甚至有的老人去世也没人在身边。在村里,老人的生活还是要靠儿女的赡养。不过,老人们把自己名下的或多或少的田地,交给儿女打理所得收入,并不足以负担他们的生活,以至于养老在农村逐渐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使得老人的生活质量下降。更多的情况是,老人还是自主生活,除非是衣食完全不能自给,不然还都是一人或老夫妻两人住在一处小房子内,儿女每年给些粮食和零用钱。在农村,经常会听见这样的一种幸福定义“有吃有喝,没病没灾”。而若是一旦得病,也就常意味着死亡。
村里书记的选举,早就不是民主的表达了。要不就是上边有人的安排,要不就是灰暗的竞争。农村发展党员,谁想入党,必须要经过村书记这一关,先送礼,再表示忠心,于是,发展党员,也就成为培养个人亲信的渠道。起码要确保入党者不会危及其地位。或许他们是聪明地远离了政治,或许他们为了生活之艰辛。只剩下对金钱的追逐。“当官的哪有不腐败的?还是当官好啊!”村人如是说,当官不仅意味着有钱,还意味着有势力,甚至可以鸡犬升天。时常可以听闻有讲述某村的某人在外当官,然后将全家都接走了,又帮谁谁安排了工作,又几个电话就摆平了某件事情。除了对政治的漠视,就是官民的悲哀。
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乡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依然很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我是比较关心农村问题的,以前在学校时读过一篇网络博文《我用了18年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文章讲的是作者来自农村,从小家境比较贫寒,用了18年时间才能和城里人一样:物质生活比较丰富,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而有幸能和《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结缘,是在《冰点周刊》的一篇介绍农村现状的文章里。
从小在中国中部的人口大省河南的乡村长大,从小时候到现在回家的所见所闻中,很确信作者梁鸿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里所描绘的乡村现象在我们老家那儿也是存在的: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民“性福”的危机,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还有就是农村文化的存在渐行渐远的消失。
我想结合我身边的情况谈一下农民的教育问题。前两天看大豫网上的新闻说河南林州的一个乡村是如何的注重教育,凡是考上重点本科的孩子都能够进族谱里的荣誉簿里边。回过头来想想:他们这儿地方注重教育的方式真是可笑,直接用学历就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能考进本科的孩子能进荣誉簿,那么考上普通本科还有专科的呢,就没有资格了么?退一万步说,那些考上重点本科的学生能把村里的经济搞上去、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裕么?在中国的大学严重扩招的时代,在现在中国的大学严进宽出的时代,那些考上重点本科的孩子们能毕业后顺利找份工作能尽快挣些工资提高一下自己家里边的生活水平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啊。
现实中的学历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是就像坐火车:研究生的坐卧铺,本科生的是硬座,专科生买的站票,高中生在厕所旁站着,初中生的逃票,火车到站,是都要下火车找工作的,老板是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什么学历,他只会关心你会干什么你会创造多少利润。农村出来的孩子家里边有些关系的可以找一份好些的工作,比较优秀的一小部分也能够找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大部分是在一些小公司里边拿份还没有农民工高的工资被称为“白领”的工作,还有一部分是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的,这部分你还能让他为乡村的建设做些贡献么?答案是否定的。农村一直在为城市的发展贡献廉价的劳动力--农民工,同时把自己的优秀的孩子们输送给城市,给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所以这直接造成了农村的衰败与贫穷。难道中国的乡村就一定要像欧美那样,逐渐城镇化、风景画?难道中国的农村本土文化就一定要按照全球化的模式来发展?确实这是现任领导人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一定要发展农村,可是发展农村也就像是一句空口号,“西部大开发”已经进行了这么多年,西部依然贫穷,东部依然富饶。发展农村一定不要变成一句政治口号,一定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可是由于城市资源过于集中,这种想法也就仅仅是一种想法。
作为一名从农村来的孩子,对农村一直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一直吸引着我,可是我一方面一直在逃离他:因为身边太多的事情说明城市里确实是农村要好,生活方便、教育资源集中、就业机会多、交通方便等;另一方面也在一直喜欢着他:我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我知道自己从哪儿来到那里去的,这是在城市的人们所感受不到的。这也是我想在城市里边居住,可是又不想把户口迁到城市来的原因。
为了自己的孩子,还是想好好奋斗,在城市里有个家,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吧。